近日,淘寶網上一位名叫李的商家因為不規范的用詞引來了“消費者”的敲詐。根據李商家的反應,一個叫“穗新豐”的消費者下訂單后立即發起退款,然后聯系客服要求賠償,因為產品的標題中含有“強力”一詞,有夸大宣傳的嫌疑。如果商店不賠償,消費者說他會通過市場監管的相關部門提出報告。雖然李尚不清楚“強力”一詞是否屬于廣告法中的禁用詞,但他決定與消費者協商解決問題,但對方要求3000元的封口費。最后,商人認為他可能遇到了一個專業的勒索者,所以他決定向平臺的官方客服尋求幫助。事實上,這種事情發生的頻率并不低,而且這個平臺不僅僅在淘寶上。許多專業的勒索者在主要的電子商務平臺上游蕩,通過關鍵詞搜索來尋找目標,一旦他們發現商家涉嫌違規,他們就會向他們勒索。因此,作為企業,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今天,點智科技將與你分享一些回避技巧。1.注重宣傳的規范化。除了商品名稱,詳細頁面和圖片等宣傳材料也很容易成為專業勒索者的目標。商家在描述產品時,稍微修改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禁語,不要做虛假承諾,不要做虛假宣傳。同時,在使用圖片和圖標時,不要竊取他人的圖片,盡量讓藝術家自己創作,減少侵權的風險。2.不要和職業勒索者妥協。一些商人在被勒索后會選擇花少量的錢來安頓下來。然而,這種方法不僅可以保證有效性,還可能導致更糟糕的專業勒索者。正確的方法是收集有效的證據,如聊天記錄和語音通話,并尋求電子商務平臺或公安部門的幫助。根據《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社交軟件的原始聊天記錄等電子數據可以作為證據,商家在遇到問題時應該多加注意
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