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稱為“網絡醫療健康”的第一年。可以預見,未來互聯網醫療模式將進入完善、規范和整改的關鍵時期。
在這樣一個節點上,南方都市報網絡醫療健康研究中心評估了21個流行的在線咨詢應用,并詢問了各種癥狀,如喉嚨不適、咳嗽、皮疹等。從標準化和方便性。建立了27個指標對咨詢、咨詢、購藥、支付和診斷后服務5個在線醫療場景進行評價。采樣時間為2018年9月15日至2018年9月。
根據評估,21個在線咨詢應用在三個主要環節表現良好:指導、咨詢和支付,16家醫院提供免費咨詢或首次免費咨詢服務,醫生在1分鐘內回復了4個應用的在線咨詢。然而,處方環節和診斷后服務已成為“重災區”,出現了“無處方開藥”、“處方清單未經藥師審核”等諸多違規現象。最終,平安好醫生、1醫藥網和微型醫藥這三個在線咨詢應用的綜合得分位列前三。
引導診斷
兩個沒有上傳病歷的“伙伴醫生”已經等了3個多小時
在評估中,21個APPs可以100%完成“提交姓名、年齡和描述當前疾病的個人信息”這兩個診斷前指定的操作。但是,對病史的關注稍有欠缺,13個APPs在會診過程中沒有主動詢問病史,其中伙伴醫生和左撇子醫生甚至沒有設置上傳病歷的功能。
在選擇科室和醫生時,13名患者被允許選擇自己的科室,15名由醫生推薦。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薦的醫生職稱級別中,不同的A PP給出的選擇范圍有明顯的差異,其中丁香醫生、健康之路、微型醫學、1醫藥網、阿里健康、健康160、綠蘋果健康、合作醫生、快速問診醫生、永健等10個APPs擁有最廣泛的醫生職稱選擇。四個不同級別的醫生,即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可以從你這里選擇。而平安推薦的醫生主要是中級醫生,即主治醫師
病人選擇醫生后,等待會診需要多長時間?在測試過程中,平安豪醫生、健可醫生、余純醫生和拇指醫生的反應基本在1分鐘內,可稱為“第二次反應”。而來自王耀的醫生、阿里健康、微型咨詢、合作醫生、求醫醫生和都都醫生在5分鐘內做出了回應。也有等待時間過長的應用程序,如微型醫生和左撇子醫生等了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