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收尾/劉偉
編輯/嚴銳
2020焦慮與選擇
2020年新年伊始,這一重大疫情的突然襲擊,不僅是對中國人個體免疫力的挑戰,也是對群體意識協同作用的考驗。
從西貝的哀嚎到KTV當地老板的悲傷,再到各種人們沒有倒下、公司倒了的笑話,“COVID-19”疫情帶來的經濟創傷實際上才剛剛開始顯現效果。
然而,這種流行病造成的經濟蕭條是無法阻止的,這種意想不到的困境也是檢驗優秀企業家和企業家的試金石。商界也相信自然選擇的生存法則。疫情過后,強大的企業將變得更加強大。
因此,《小小金融希望》通過對一群企業家和企業家的訪談,描述了不同行業的商業領袖在疫情下的思想和行為,尋求更具建設性的思考和簡潔,向公眾傳達更真實、更積極的商業認知。
企業代表:攜程
行業標簽:旅游業
公司的
當新型冠狀病毒證實“人傳人”的消息發布后,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將是一場激烈的戰斗這一事實。1月20日,攜程發出了緊急呼救紅色警報。
根據公司的SOS管理流程,一旦發生對我們有很大影響的突發災難,我們將啟動這個預警機制。
同一天,我們的核心團隊開始組織對疫情發展后果的內部評估,整理出與武漢相關的機票、酒店、團隊旅游等訂單,并提前在疫區準備訂單。
隨著流行病的爆發,我們面前的問題也非常困難:
春節期間攜程用戶的旅行訂單怎么辦?這不是一個小數目。我們有4億會員。在這一退出和改革的浪潮中,數以百萬計的退出和改革命令突然涌入。每個人都可以想象他們有多焦慮。
我們數百萬的合作伙伴呢?當疫情來臨時,鳥巢下有雞蛋,沒有人幸免。因此,作為行業的先鋒,攜程不得不堅持。
我還想關注一下我的同事們的狀況,他們的健康是否得到了保障,他們的精神壓力如何得到緩解?
在一年一度的春節來臨之際,每個人原本都有假期安排,但現在每個人原本的計劃都不得不戛然而止,保持在職狀態,應對顧客的焦慮和不解,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