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的反對、社會的阻撓、快遞的抱怨,豐朝快件柜的“加班收費”措施終于陷入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困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馮超的指責引起的輿論反彈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恐怕馮超的公關團隊沒有預料到圍剿的勢頭會如此猛烈。畢竟,每月5元的會員費對大多數用戶來說只是兩罐可樂,所以有必要對人群發火嗎?然而,仔細觀察反對的聲音,大多數人的情緒點不是5美分的加班費,火力主要集中在三個層面:第一,消費者的知情權,許多人批評快遞把快遞放入風巢內閣。事先沒有溝通,還變相扼殺了“送貨上門”的權利;第二,豐朝公司的傲慢不僅單方面宣布加班費,而且在公開信中無視用戶的要求,缺乏對消費者的基本尊重。第三,商業模式受到質疑。有人提出“鳳巢一魚三餐”的說法,向快遞兄弟收取送貨費,向廣告商收取廣告費,然后向用戶收取加班費。恐怕問題的核心不是封超官方處理糾紛的技術,也不是它未能及時安撫用戶情緒,而是它從一開始就偏離了互聯網的商業基石。互聯網與自由主義:收費還是付費?這是一個自互聯網在中國普及以來就一直存在的話題。不同的公司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但結果并不出乎意料。如火如荼的百度、阿里、騰訊甚至字節跳動都是自由主義的粉絲。滴滴和美團的營銷教育也離不開對用戶的直接補貼。與此同時,有太多的例子證明,大多數企業在從免費戰略向收費模式轉變時,不得不付出“血的代價”,他們可能不會成功。最遠的例子可以追溯到263郵箱。性能下降的分水嶺是收費業務的引入,這導致了大多數個人用戶的損失;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以友一堂為代表的視頻平臺,它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會員制的商業化探索,也是會員制模式得以成功實施的少數領域之一。但是,前提是收集各種獨家資源,在收費的同時大規模進行內容采購,這還沒有超過利潤的門檻。馮超顯然也是一個先收費的球員。通過“免費”的市場教育,它培養用戶的習慣,然后嘗試以會員付費的方式創建盈利的財務報表。有許多互聯網產品通過這種模式運行。此外,從市場份額來看,豐朝并不缺乏復制這條路線的資金:根據國際郵政局給出的數據,2019年全國智能快遞
電商動態
“風潮困境”暴露的商業真相
瀏覽:301 時間:202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