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后,空調經歷了一場血腥的“價格戰”。結果出人意料,消費者并沒有以“低價”購買。價格戰讓位于“健康戰”,一場新的市場洗牌正在發生。6月18日前夕,海爾之家播出了《賣空氣》,引起了業界的熱烈討論。種種跡象表明,在告別零和博弈的價格戰后,空調行業的“健康之戰”開始于后流行病時代。為什么空調戰先降后升?自2020年以來,國內空調行業經歷了先降后升的趨勢:從2000年后的大幅下滑,到3月份降至冰點,然后開始逐漸回升。新的國家標準將結合固定頻率和變頻能效測試標準,徹底淘汰原有的變頻和定頻三級產品。新的國家標準將于7月1日實施,這意味著舊型號只能在今年上半年正常銷售。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企業的促銷“計劃”,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空調銷售遭受重大損失。據奧威云網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空調零售額為524萬臺,零售額為14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6.6%和58.1%,線下實體銷售額同比下降55.63%和62.85%。值得注意的是,進入4月后,空調產品價格開始緩慢上漲。浙商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橡樹園、TCL、新科、美博等中小品牌已經發出提價通知。空調產品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隨著氣溫的上升,空調銷售的旺季即將到來。其次,空調企業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壓力,不得不不適當地提高產品價格。新的國家標準提高了技術標準,增加了生產成本。此外,主要原材料金屬銅的價格上漲,疫情的爆發也推高了制造商的運營成本。綜上所述,隨著銷售旺季的到來、庫存壓力的降低、生產成本的上升以及消費者心理的變化,空調價格的上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后流行效應:消毒空調流行后,人們在接受防疫知識教育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清潔生活環境的重要性,開始購買相關產品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從口罩和消毒劑到空氣凈化器和空調。因此,空調的購買價格也在他們的心理賬戶中“增加”。海爾空調對健康技術的先進研發可以追溯到22年前。1998年,海爾在中國推出首臺全DC數字變頻健康負離子空調,填補了行業空白。在17年前的非典疫情中,海爾推出了整體
電商動態
后流行病時代:還在打價格戰嗎?一場全新的空調“健康大戰”開始了!
瀏覽:306 時間:20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