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平臺成長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經歷。
站在2020年上半年的末尾,我們不妨帶著這些問題去看看智虎發生了什么。
首先,用戶規模有所上升,但平臺的專業特色沒有改變
從邀請機制到開放注冊,再到下沉到較低的城市,智湖見證了用戶數量的激增。早在2019年,智虎就正式宣布用戶數量超過2.2億。
然而,隨著平臺規模的迅速擴大,業界開始認為智湖高知識平臺的形象并不存在。
現實中,多層次用戶的涌入必然會稀釋原有的股票分類,這可能是任何平臺規模擴張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那么,智虎目前的用戶屬性是什么?與過去相比,它是否真的發生了顯著變化?
2017年,業內有人用python分析了智湖的種子用戶與當時智湖平臺擁有1萬多粉絲的頭用戶的對比結果。當時的結果顯示:“從它的種子用戶到現在的六年后,智湖的用戶分布構成已經表現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其活躍的頭用戶大多屬于設計師、媒體人、產品經理、企業家、投資者和程序員等領域。
那么,智湖目前的用戶分布情況如何?
在這里,這位昵稱為Cxb168的老師列出了2019年7月(3-9日)近1000萬智虎用戶的頭像,這可能會為我們提供一個大數據的視角。
彈性搜索網實現的數據存儲和可視化分析結果顯示,“互聯網產業、計算機軟件、高等教育、臨床醫學、創意藝術、電子商務、金融、法律、基礎教育、快樂科技”在智湖用戶中排名前11位;“學生、產品經理、工程師、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在智湖用戶職業分布中排名前五;“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智湖排名前三。
通過這個樣本容量高達1000萬的數據,不難發現,盡管近年來智湖的用戶數量激增,但其用戶構成屬性并沒有太大變化,而高知在智湖的用戶分布中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
第二,社區氛圍保持不變
用戶規模增長帶來的第二個擔憂是:知道隨著多層次用戶的進入,社區氛圍是否會下降嗎?
坦率地說,這實際上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問題,難以量化。在這方面,也許只有通過與其他平臺在相同內容上的比較,我們才能發現差異。
在這里,它已經成為主要平臺上標準工具的熱門搜索列表,這可能會為我們提供一個窗口。
以6月22日北斗三號收星成功發射為例。當時,它同時出現在微博和智虎的熱門名單上。然而,通過這兩個平臺觀察這件事的傳播,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大的不同。——微博平臺傳達了北斗三號最終星成功發射的好消息,但對其價值和工程難度的討論卻很少。然而,在智虎平臺上,我們看到了一群智虎認證的客戶和用戶,代表有“我們的空間、環球日報、高德地圖在路上、中國網、航天飛機”等。并從各個方面和層面介紹和討論了北斗三號最終星的成功發射所帶來的各種影響和作用。
綜上所述,微博更注重信息的快速傳遞,智湖平臺更注重事件的價值討論。這種差異已經在之前的熱門搜索事件中有所體現,如《巴黎圣母院之火》、《后浪》放映宣傳片》、《周杰倫粉絲瘋狂榜》等。
例如,面對“巴黎圣母院火災”,微博平臺的用戶傳達信息和遺憾,智湖平臺的用戶則討論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建筑的三維模型、火災原因、災后恢復、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以及對中國古建筑保護的啟示。
看看leopard,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平臺上——用戶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的不同特征。不難發現,智湖平臺商會的特色依然存在,它的知識面仍然遠遠超過其他平臺。
因此,在這里,我知道社區氣氛正在下降,但我覺得這并不客觀。
在保持“專業、認真、友好”的社區氛圍中,智虎一直努力工作,可以說是走在了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前列。
從公共信息來看,智湖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區規范、算法能力和產品機制”三位一體模式的社區管理技術體系,通過《良性討論公約》、社區管理機器人“瓦力”和從五個維度計算的信用鹽值,實現了事前引導、事中攔截、事后報告、全程干預和處理社區不友好行為的機制。
隨著這一機制的運行,智湖平臺上很難找到一個生存的土壤,來應對網絡暴力、降低智商稅等其他平臺上凸顯的行為。
在智湖,如果沒有真正的材料,內褲很可能會被扯掉。例如,威客財經在B站非常火爆,但今年3月,智虎用戶發現了諸如“有人設騙局、洗文稿、剽竊”等問題;另一個例子是“教師體罰學生導致吐血”事件,該事件前一段時間在其他平臺上很吵,但后來有所逆轉。事實上,智湖專業用戶通過血液分析做出的判斷極大地推動了事件的逆轉。
在我看來,這是了解社區氛圍價值的體現。
第三,內容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加快商業化能力
對智虎來說,商業化可能是行業中討論最多的話題。
這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智虎經歷了一個從保守主義到商業化接受的過程;第二,智虎被接受后的商業化能力問題。
從保守主義到商業化的接受,智虎的商業化已經被反復證明,很多評論甚至用戶認為智虎是在打自己的臉。
但事實上,智虎對商業化的態度一直很明確。周源早些時候說過:“智虎沒有‘以賺錢為恥’的文化。”這種文化既不現實也不高尚,不值得欽佩。”
事實上,無論是平臺方還是平臺的內容貢獻者,一直用愛來發電都是不現實的。否則,西瓜視頻和站B之間就不會有高價偷獵.
目前,智虎通過廣告、直播、鹽選會員、推薦好東西等多種內容模式探索并加速商業化,這是平臺和平臺用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如果一個用戶已經超過2億個平臺,不能實現商業化的良性循環,那么恐怕真的會有大問題。
那么智虎的商業化能力是什么?
就智湖平臺本身而言,我個人認為,雖然它還遠遠不是頂級玩家,但它的商業化能力正在被迅速激活。從數據來看,廣告收入是智湖商業化增長最快的部分;知識支付也在快速增長。截至今年2月底,智湖平臺的付費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倍。在幫助高質量的內容貢獻者實現知識實現方面,智湖平臺可以說是能夠在今年7月突出顯示——智湖作者的20萬字作品《洗鉛華:惡毒女配生存錄》,該作品在智湖鹽選欄目推出,單價29元,不到一個月。時間收入接近40萬;智湖用戶蘭達任賢寫的一篇文章《最新2020年6月液晶智能電視選購攻略》通過智湖的“好東西推薦”帶來了2200多萬件商品。
雖然它們是最高的基準,但在這里,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智湖平臺高質量內容的貨幣化力和用戶的消費力。
第四,外來投資的涌入但內容的獨立性沒有改變
平臺內容的突出價值和用戶的激增也讓智虎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其最新投資是2019年8月4.5億美元的第二輪投資。
然而,隨著投資者數量的增加,許多人開始擔心內容是否呈現
對此,智虎實際上回應了——,“社區管理規范是智虎的底線,不能改變。隨著智虎的發展,任何投資者(包括智虎本人)都不能妨礙社區氛圍和用戶討論。”。智虎相關負責人在之前的分享中也表示:“內容是用戶寫的,也是用戶批準的。我們只是創造了這樣的聯系機會和場景。”
對此,我們可以翻譯,也可以這樣說:智虎在內容呈現上的標準是“以社區規范為標準,只充當互聯網熱點和用戶態度的搬運工。”
當然,還有一個言行是否一致的問題。
為了驗證智虎的言行是否一致,事實上,有一個相對簡單的方法可以去智虎——搜索其投資者是否有爭議的信息。然而,一個人四處搜索,發現他的投資者的有爭議的信息通常在智湖平臺上顯示和深入討論。這表明智虎的內容獨立性沒有受到資本進入的影響,智虎仍然是社區規范下互聯網熱點和用戶態度的搬運工。
在末尾寫:
目前,這個行業似乎已經進入了這樣一個奇怪的思維定勢的怪圈。——平臺不能擴大或商業化,它必須用愛來發電,否則它會惡化。一方面,他們不允許平臺擁抱變化,但另一方面,他們喜歡批評平臺錯過機會和未能把握趨勢。
或者是這種想法導致了麻煩。當他們看到智虎的用戶數量超過2億,資本的涌入和商業化探索的加速,他們本能地對智虎產生了各種所謂的擔憂。
然而,帶著這些所謂的擔憂,站在2020年中期,對比智虎的現在和過去,我們發現業界所謂的對智虎的擔憂多少有些多余。33,354名用戶消息靈通、認真討論問題、專業、友好、內容獨立,這些仍然是智虎的特點。你認為智虎變了嗎?事實上,智虎沒有變。
文本|相鄰章節
作者:鄰里篇[微信號:ZLxgic,公開號:TMT317]是一位獨立作家,專注于科技互聯網評論,致力于傳遞有價值的思想,關注智能手機、消費行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行業。
